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刘起民:从逻辑到AI——Deepseek加持下的结构化思维与高效表达

刘起民老师刘起民 注册讲师 37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工作技能

课程编号 : 34719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中/基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部门负责人、基层员工等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作为职场人士,你是否经常遇到以下场景:

向领导汇报工作时,本来是30分钟时间,领导临时有事要你5分钟之内汇报完,表达时出现语无伦次。

在与客户交流或谈判时,想不清楚,说话抓不住要点,很难准确说服客户接受我们的产品或服务。

突然受邀请进行即兴讲话时,惊慌失措,逻辑混乱,让人失望等。

在参加竞聘答辩时,堆砌信息,没有结论,没有提炼要点,缺乏逻辑性、说服力,严重超时或提前结束等;

都说AI很好用,自己却不会用于思考和表达中,一头雾水。

Deepseek工具很厉害,怎么能让自己思维与表达如虎添翼。

上述问题在职场非常普遍,表明急需要提升结构化思维与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是自然而然会提升的,需要进行刻意练习才行。

《Deepseek加持下的结构化思维与高效表达》课程可以提高结构化思维与表达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在表达核心观点的基础上,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层次分明地支撑核心观点,并且借助AI和Deepseek工具能更高效更有的放矢,用工具来快速补充思维短板,使我们在各种沟通场景中想清楚、说明白,让人易于理解、接受,发挥沟通影响力,达成沟通目标。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中/基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部门负责人、基层员工等。

课程方式:理论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个人演练+互相反馈+点评

课程收益:

促进全面思考:学会采用结构化思维来组织表达的思路,让表达更有逻辑,更系统全面。

强化书面表达能力:掌握在书面表达汇报中,用结构化思维来构建逻辑框架结构,能够做到归类清楚、排列有序,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进而提升书面表达效果。

提高汇报与表达能力:在口头沟通与公众表达中熟练运用结构化思维,能够进行逻辑清晰、结构完整,内容详实的表达,提高汇报与表达效果。

提升逻辑性与说服力:帮助学员掌握运用归纳论证和演绎论证,提高演绎与表达的逻辑性,增强说服力与感染力。

帮助AI学习与应用:帮助学员系统学习AI及其工具,将Deepseek工具用于逻辑思维和高效表达,从而更高效提升工作效率。

 

课程大纲

导入:结构与思维的力量

案例:一次糟糕的汇报引发的思考

——常见灾难的情景

——问题出在哪里了

 

第一讲:为啥有结构才表达——结构化思维

游戏互动:《最强大脑》10秒记忆力

导入情景:这样秘书你要辞退吗?

一、导入

1. 思维底层逻辑

2. 底层逻辑的特征

3. 经典思维方式

二、结构化思维认知

1. 什么是结构

2. 结构化思维的内涵

3. 结构化思维工具代表

案例分析:电影《孔子》中卫皇后如何拒绝公孙狃

三、结构化思维的子结构

1. 纵向结构——表达有逻辑

2. 横向结构——表达有内容

3. 序言结构——表达有吸引

四、结构化结构的基本特征

1. 论:结论先行(先抛结论)

2. 证:上下对应(给出证据)

3. 类:分类清楚(强化关联)

4. 比:排序逻辑(增强逻辑)

五、结构化思维的原理

1. 结论引发疑问

2. 子结构促动思维

【课堂练习】结构化地介绍自己\公司\岗位

 

第二讲:什么结构才吸引人——构建结构性思维

导入案例:胡歌金鹰奖获奖感言

一、纵向搭建——自上而下

1. 提问/回答特点

  1. 提问:设想听众、读者或观众的疑问
  2. 回答:吸引听众对象注意力

2. 自上而下构建方法

1)明确主题(我要表达啥)

2)确定核心(我重点传递啥)

3)预设问题(抛出问题再回答)

二、纵向搭建——自下而上

1.自下而上搭建使用情景

2.自下而上搭建方法

  1. 列出要点
  2. 理出逻辑
  3. 得出结论

案例分析:如何整理汇报\演讲逻辑主题

【课堂练习】用思维导图梳理季度\年度总结框架,并得出汇报

三、明确中心思想

1. 中心思想原则SPA

2. 原则SPA具体应用

案例分析:行业报告中的主题句分析

四、横向子结构——归纳论证

1. 归纳论证特点

1)便于记住要点。

2)对注重具体措施的听众极为有效

3)一点被否定,其余各点仍具说服力

2. 归纳论证的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

2)结构顺序

3)重要性顺序

案例分析:雷军欢迎新员工致辞

五、横向子结构——演绎论证

1. 演绎论证结构的特点

2. 演绎论证的两种类型

1)标准式

2)常见式

案例分析:《为人民服务》文章片段三段论

【课堂练习】运用演绎论证,整理汇报思路

六、分类清楚——MECE法则

1. MECE法则介绍

2. MECE法则运用

案例分析:输入时如何分类整理\输出时如何分类表达

【课堂练习】根据给定主题画出结构化框架

 

第三讲:开头是成功的一半——SCQA实现生动化表达

导入案例:师傅与徒弟销售能力的差距

一、SCQA法则详解

1. S(Situation):背景

——描述当前的情况或环境,为后续的冲突和疑问提供上下文

2.  C(Complication):冲突

——揭示存在的问题、挑战或矛盾,激起听众的兴趣

3.  Q(Question):疑问

——明确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疑问,引导听众思考

4.  A(Answer):回答

——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或答案,满足听众的期待

案例分析:经典广告中的SCQA

二、序言结构的四种常见模式

1. 标准式

——按S、C、Q、A的顺序逐步展开,逻辑清晰

2. 开门见山式

——开头直接提出Q或A,然后补充S和C,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3. 突出忧患式

——强调C的部分,即问题或挑战,引发听众的紧迫感

4. 突出信心式

——在描述S和C后,重点展示A,即解决方案,展现自信和决心

三、SCQA在工作中运用

1. 汇报中运用

2. 沟通表达中运用

【课堂练习】结合工作时机,运用SCQA来设置汇报序言

 

第四讲:如虎添翼——借助AI及其工具

一、AI是什么

1.AI为什么突然爆火

2.生成式AI的基本原理

二、生成式AI能做什么

1.AI具备诸多先进性特征

2.AI和搜索引擎的区别

3.AI能做的事

4.AI的局限性

三、为什么是DeepSeek

1.国产大模型技术突破:从通用到垂直的进化路径

2.DeepSeek VS 文心一言/通义千问

【课堂练习】各AI工具熟悉与运用

 

第五讲 人机对话——AI工具高级应用

一、驱动AI的钥匙—人机对话

1.什么是提示词(指令)

2.提示词设计三原则

3.七个步骤,创建好提示词

二、提示词3大提问技巧

1.提示词万能公式:三大元素

2.指令式提问:确保得到更精准的答案

3.角色扮演式提问:秒变专家

4.关键词提问:让回答更具针对性

三、“AI+思维和表达”赋能场景

  1. 赋能职场写作
  2. 赋能PPT高效汇报呈现
  3. 赋能表达与沟通场景

【课堂练习】Deepseek工具在各场景中运用

 

第六讲:怎样可以事半功倍——高效表达技巧

一、高效表达公式

完美表达=逻辑+全脑思维

二、高效表达的四大标志

1. 直达核心——结论先行

2. 逻辑清晰——纵向\横向结构

3. 表达顺畅——熟能生巧

4. 快速响应——注意互动

三、高效表达的四种错误认知

1. 口若悬河

2. 伶牙俐齿

3. 强词夺理

4. 颠倒是非

四、高效表达三要素

1. 分析受众对象

2. 组织逻辑内容

3. 表达清晰有力

五、全脑思维与高效表达

1. 摆事实:举例\数字,更有说服力

2. 讲故事:人生经历\哲理故事,更有吸引力

案例分析:奥运冠军获奖感言为何切中人心

 

第七讲:用了才有用——高效表达工作应用

一、工作汇报中表达

1. 书面表达

  1. 汇报目的
  2. 汇报逻辑与步骤
  3. 汇报三段式:凤头\猪肚\豹尾
  4. 语言表达

案例分析:跟咨询公司学习如何写PPT逻辑

【课堂练习】修改你PPT每页标题\文档每一个标题,用Deepseek直接生成与润色

二、多场景表达

1. 表达核心关键

  1. 了解动机
  2. 明确目标
  3. 运用结构化
  4. 常见结构
  5. 过去-现在-将来
  6. 感谢-回顾-祝愿
  7. 三点法
  8. 常见场景
  9. 获奖类
  10. 介绍类
  11. 会议类

案例分析:优秀员工获奖发言的结构分析

  1. 日常沟通中应用
  2. 沟通中表达逻辑
  3. 结论先行
  4. 分列三点
  5. 数据案例
  6. 案例分析
  7. AI在汇报与表达中运用
  8. 常用AI工具
  9. 如何运用AI工具
  10. 具体运用方法与技巧

案例分析:如何用AI生成主副标题

【课堂练习】用Deepseek辅助制作汇报框架和标题

 

第八讲:强化训练——结构化表达情境(实战演练)

一、口头表达/演讲

1. 结论先行——先抛结论\观点\想法

2. 话说三点——清晰结构突出重点

3. 观点+案例/故事——有内容信息支撑

二、各主题场景演练

1. 主题选择:给定主题选择,配搭自己熟悉的情境

2. 演练形式:三人一组,分别演练

3. 评估反馈:小组内部安排录像

公众演练:每组派一位代表全班公开演讲

——其他小组选代表反馈

——老师点评反馈

刘起民老师的其他课程

• 刘起民:结构化思维与高效表达
课程背景:作为职场人士,你是否经常遇到以下场景:向领导汇报工作时,本来是30分钟时间,领导临时有事要你5分钟之内回报玩,表达时出现语无伦次。在与客户交流或谈判时,想不清楚,说话抓不住要点,很难准确说服客户接受我们的产品或服务。突然受邀请进行即兴讲话时,惊慌失措,逻辑混乱,让人失望等。在参加竞聘答辩时,堆彻信息,没有结论,没有提炼要点,缺乏逻辑性、说服力,严重超时或提前结束等;上述问题在职场非常普遍,表明急需要提升结构化思维与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是自然而然会提升的,需要进行刻意练习才行。“结构性思维”,可以提高结构化思维与表达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在表达核心观点的基础上,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层次分明地支撑核心观点,使我们在各种沟通场景中想清楚、说明白,让人易于理解、接受,发挥沟通影响力,达成沟通目标。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中/基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部门负责人、基层员工等。课程方式:理论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个人演练+互相反馈+点评课程收益:学会全面思考:学会采用结构化思维来组织表达的思路,让表达更有逻辑,更系统全面。掌握书面表达能力:掌握在书面表达汇报中,用结构化思维来构建逻辑框架结构,能够做到归类清楚、排列有序,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进而提升书面表达效果。掌握汇报与表达能力:在口头沟通与公众表达中熟练运用结构化思维,能够进行逻辑清晰、结构完整,内容详实的表达,提高汇报与表达效果。掌握逻辑性与说服力:掌握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提高论证与表达的逻辑性,增强说服力与感染力。 课程大纲导入:结构与思维的力量案例:一次糟糕的汇报引发的思考——表达常见灾难的情景——无结构不表达即兴演讲:自我介绍\公司介绍\岗位介绍 第一讲:为啥有结构才表达——结构化思维讨论:什么是结构化思维一、结构化思维的子结构1. 纵向结构——表达有逻辑2. 横向结构——表达有内容3. 序言结构——表达有吸引二、结构化结构的基本特征1. 论:结论先行(先抛结论)2. 证:上下对应(给出证据)3. 类:分类清楚(强化关联)4. 比:排序逻辑(增强逻辑)三、结构化思维的原理案例:工作汇报与口头表达练习:如何介绍自己和公司 第二讲:什么结构才吸引人——构建结构性思维一、纵向搭建——自上而下1. 提问/回答特点提问:设想听众、读者或观众的疑问回答:吸引听众对象注意力2. 建立结构化结构的方法(构建框架)1)明确主题(我要表达啥)2)确定核心(我重点传递啥)3)预设问题(抛出问题再回答)案例:公司某一方面介绍练习:介绍团队一个方面二、纵向搭建——自下而上1. 列出要点2. 理出逻辑3. 得出结论工具:TOPS法则练习:概括文章的标题与小标题三、横向子结构——归纳推理1. 归纳演绎结构的特点1)便于记住要点。2)对注重具体措施的听众极为有效3)一点被否定,其余各点仍具说服力2. 归纳演绎的逻辑顺序1)时间顺序2)结构顺序3)重要性顺序四、横向子结构——演绎推理1. 演绎论证结构的特点2. 演绎论证的两种类型1)标准式2)常见式练习+解析:《为人民服务》文章片段三段论归纳工具:MECE法则演练:改写演讲稿标题 第三讲:开头是成功的一半——SCQA实现生动化表达视频:《师傅与徒弟销售差距》经典广告中的SCQA案例:亮甲广告二、SCQA法则详解1. S(Situation):背景——描述当前的情况或环境,为后续的冲突和疑问提供上下文2.  C(Complication):冲突——揭示存在的问题、挑战或矛盾,激起听众的兴趣3.  Q(Question):疑问——明确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疑问,引导听众思考4.  A(Answer):回答——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或答案,满足听众的期待三、序言结构的四种常见模式1.  标准式——按S、C、Q、A的顺序逐步展开,逻辑清晰2.  开门见山式——开头直接提出Q或A,然后补充S和C,吸引听众的注意力3.  突出忧患式——强调C的部分,即问题或挑战,引发听众的紧迫感4.  突出信心式——在描述S和C后,重点展示A,即解决方案,展现自信和决心现场场景化实操:运用SCQA构建金字塔的序言 第四讲:怎样才可以事半功倍——高效表达技巧一、高效表达公式——完美表达=逻辑+全脑思维二、高效表达的四大标志1. 直达核心——结论先行2. 逻辑清晰——纵向\横向结构3. 表达顺畅——熟能生巧4. 快速响应——注意互动三、高效表达的四种错误认知1. 口若悬河2. 伶牙俐齿3. 强词夺理4. 颠倒是非四、高效表达三要素1. 分析受众对象2. 组织逻辑内容3. 表达清晰有力五、左右脑与高效表达1. 左脑——抽象脑\学术脑2. 右脑——艺术脑\创造脑——摆事实+讲故事摆事实:举例\数字,更有说服力讲故事:人生经历\哲理故事,更有吸引力 第五讲:用了才有用——结构化表达情境(实战演练)一、口头表达/演讲1. 结论先行——先抛结论\观点\想法2. 话说三点——清晰结构突出重点3. 观点+案例/故事——有内容信息支撑二、各主题场景演练1. 主题选择:给定主题选择,配搭自己熟悉的情境2. 演练形式:三人一组,分别演练3. 评估反馈:小组内部安排录像公众演练:每组派一位代表全班公开演讲——其他小组选代表点评——老师点评反馈
• 刘起民:高效汇报——金字塔原理与工作汇报
课程背景:作为职场人士,你是否经常遇到以下场景:向领导汇报工作时,本来是30分钟时间,领导临时有事要你5分钟之内回报玩,表达时出现语无伦次。明明平时工作很出色,做工作汇报时却很糟糕,得不到老板的认可;在提交书面资料时,堆彻信息、数据,没有结论,给人不得要领、混乱印象;熬夜写的方案自己觉得很清楚易懂,客户却说看不明白,让重写;上述问题在职场非常普遍,表明急需要提升金字塔思维与汇报能力,这种能力不是自然而然会提升的,需要进行刻意练习才行。“金字塔原理与工作汇报”,可以提高结构化思维与汇报能力,让思维方式依据场景化的需要进行转化,可以帮助我们在表达核心观点的基础上,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层次分明地支撑核心观点,使我们在汇报场景中想清楚、说明白,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发挥沟通影响力,达成共识。课程收益:1、掌握高效、精彩的汇报与呈现技巧,让汇报更自信;2、学会用金字塔原理搭建结构化思维能力,构建逻辑清晰的框架结构,重点突出、说清楚,讲明白,获得共识。3、学会在口头沟通与汇报中熟练应用结构化思维,进行逻辑清晰、有说服力地表达,提高汇报效果。4、学会应用横向的演绎与归纳论证结构,熟练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提高论证与表达的逻辑性,增强说服力。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部门负责人、基层员工等。课程方式:理论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个人演练+互相反馈+点评 课程大纲导入:结构与思维的力量游戏:结构充足1. 汇报常见灾难的情景2. 无结构不汇报 第一讲:工作汇报目的——找准目标再行动一、工作汇报目的1. 信息沟通达成共识2. 工作监督绩效评估3. 问题解决决策支持4. 经验分享个人发展二、工作汇报的关键1. 明确目的结构清晰2. 内容充实信息支撑3. 问题以及解决方案4. 结果导向专业态度案例分析:一次方向失误的汇报 第二讲:工作汇报逻辑——如何让汇报目的更明确练习:超强大脑——有趣的大脑思维结论现行金字塔原理解析-直奔主题二、结构化思维的子结构1. 纵向结构(有框架)2. 横向结构(有内容)3. 序言结构(有前奏)三、结构化结构的四大特征1. 论:结论先行——回答主要关切2. 证:上下对应——内容信息支撑3. 类:分类清楚——强化内在逻辑4. 比:排序逻辑——突出汇报内容案例:工作汇报与口头表达练习:如何介绍自己和公司 第三讲:工作汇报呈现——如何让汇报结构更清晰一、纵向搭建——自上而下1. 提问/回答特点1)设想听众、读者或领导的疑问2)回答这些疑问3)吸引沟通对象注意力2. 建立结构化结构的方法1)构建框架2)明确主题3)确定核心4)预设问题案例:一次成功的述职报告结构3. 构建框架1)列出要点——汇总信息2)理出逻辑——增强关联3)得出结论——汇报要点工具:TOPS法则练习:概括文章的标题与小标题二、SCQA序言结构1. 情景——工作场景再现2. 冲突——突出实际问题3. 疑问——需要回答问题4. 答案——我的答案\结论现场场景化实操:运用SCQA构建金字塔的序言  第四讲:工作汇报效果——如何让汇报更有说服力一、横向子结构归纳推理1. 归纳演绎结构的特点1)便于记住要点2)对注重具体措施的听众极为有效3)一点被否定,其余各点仍具说服力2. 归纳演绎的逻辑顺序1)时间顺序——汇报内容时间性2)结构顺序——汇报内容内在结构3)重要性顺序——汇报内容重要性排序练习:归纳论证二、横向子结构演绎推理1. 演绎论证结构的特点1)证明结论的必然性(没有第二条路可走)2)对有拒绝心理的听众尤为有效2. 演绎论证的两种类型1)标准式2)常见式练习:分析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文章片段三段论三、归纳工具工具:MECE法则——完全穷尽,相互独立演练:改写汇报PPT\文档的标题\文章标题 第五讲:工作汇报技法——如何让汇报更简单易操作一、工作汇报的左脑思维1. 结果导向专业信息2. 一页纸逻辑思维3. 汇报的4个关键1)捞干货-用关键词(多用名词动词)2)重要性排序,重要放前面3)谈话开始的最初30秒决定一切4)有图不用表,有表不用字4. 30秒快速汇报的3个步骤1)聚焦关注点2)拆分问题3)切入问题演练:电梯30s法则二、工作汇报的“凤头”设计(双标题原则)1. 主标题搞事情(能吸睛)2. 副标题说事情(会聚焦)工具:SCQA法则三、工作汇报的“猪肚”设计1. 黄金三点法2. 时间轴结构3. 工作汇报设计流程的步骤第一步:确定汇报目标第二步:构思汇报大纲第三步:搜集信息组织素材第四步:结构设计第五步:呈现设计与完善第六步:排练与调整第七步:正式汇报四、工作汇报的“豹尾”设计1. 结尾方式1)总结式结尾2)建议式结尾3)展望式结尾4)感谢式结尾2. 结尾切忌3. 金句升华五、工作汇报的右脑思维1. 汇报内容呈现2. 多媒体运用(图文声像)3. 借助外部工具4. 汇报现场方法与技巧 第六讲:工作汇报要点——如何让汇报更出彩一、工作汇报的5大心法1. 聚焦目标,符合领导期待2. 以终为始,结论线性3. 执行中有PlanB4. 有进展、有结果、有计划5. 重点突出,标题成文二、工作汇报场景化区分场景1:工作规划场景2:工作阶段性汇报场景3:项目问题分析场景4:方案设计场景5:项目成果汇报场景6:工作总结三、结构化思考的高效工具——思维导图1. 思维导图在汇报中优势2. 思维导图记在汇报中运用1)梳理框架2)整理信息3)经常呈现练习:请对本月总结设计汇报思维导图在小组内分享
• 刘起民:从实际出发——群策群力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工作坊)
课程背景在快速变化、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团队的合作与协作来解决问题能力已成为组织成功的核心要素。然而,许多团队在面对复杂环境时,是否遇到问题就无从下手,没有解决思路,流程与方法呢?是否缺乏问题意识,对问题视而不见?是否分析问题浮于表面,难以洞悉本质?是否解决问题靠经验,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是否决策拍脑袋,执行拍胸脯,结果拍大腿?是否会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必要方法,往往陷入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困境?是否过往的成功经验无法沉淀与传承,又得重新来过?《群策群力问题分析与解决工作坊》是一门旨在培养核心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工作坊。通过本工作坊的学习,引导者运用引导技术,来激发团队潜能,实现群策群力,共同聚焦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发现问题意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框架与逻辑,并挖掘沉淀过往成功经验,形成方法论,达到长效机制。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需要解决多重问题,不断改进的管理层、核心员工、高潜员工、技术骨干课程方式:理论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操演练+团队共创+沙盘模拟(理论讲授20%+案例分析20%+实操演练30%+沙盘模拟30%)课程收益:掌握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工作坊帮助组织和团队,充分利用团队成员的知识和经验,调动他们的自发积极性,来完善团队的工作掌握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参与者的创新思维,培养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助力团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解决方案。掌握领导力和影响力:通过工作坊的学习与实践,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学会如何更好地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促进团队的整体发展。学会沉淀与输出:挖掘和沉淀过往成功的工作经验,沉淀出针对性的方法论。培训方式课程特色:针对性强:本工作坊以实际问题或问题为主要引导的培训方式,让参与者在实践中讨论、萃取和实践,进而促进问题的解决。提出问题让更多伙伴参与:通过议题讨论,让更多情况涉及到的员工参与讨论,从而让他们承担更多责任。链接参与者的意见:通过实际问题的研讨,展示全面情况,进而链接参与者的意见以便思考、交谈并促进在工作中采取行动。共同学习:通过所有高管的共同学习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帮助每个人找到工作的意义与价值,还能通过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来帮助组织中所有层级的人认识到彼此间紧密相连的关系,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信任和勇气。挖掘成功经验沉淀方法论:通过引导方式充分挖掘实际问题中过往成功经验,帮助展示,分享和沉淀,形成方法论,避免宝贵经验一次次流失,无法得到传承。课程大纲导入:工作中遇到问题解决的“低效四部曲”1. 没意识——发现不了问题——觉得一起都好,没什么问题,出了问题就是大问题2. 没概念——发现的不是问题——本以为发现了一堆问题,仔细一看全部是问题3. 没方法——分析\解决没思路——分析问题浮于表面,难以洞悉本质,解决问题靠经验,墨守成规。4. 没决策——决策全靠拍脑袋——策拍脑袋,执行拍胸脯,结果拍大腿,最后拍屁股理性思维流程图:情景分析→原因分析→觉察制定→计划分析第一讲:发现问题——一切的开始一、认识问题1. 问题的区分讨论:这些是问题吗公式:问题=目标-现状2. 定义问题的常见误区1)问题不是一种判断2)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事实3)定义问题部隐含原因或解决方案二、提升发现问题的四个意识意识一:常问Why,How,If意识二:关心周围的事物意识三:提高专业能力意识四: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工具:牛眼法工具:开放问题与封闭问题练习:请说说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三、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框架1. 发现问题2. 定义问题3. 描述问题4. 分析原因5. 解决问题6. 决策问题7. 计划实施8. 复盘优化四、问题描述的四大要点要点一:客观的要点二:明确的要点三:正确而简洁的要点四:描述现状与目标、标准或期望之差距工具:4W2H工具:一张表描述问题五、问题的优先级(帕金森的4D原则)原则一:Doitlater(以后在做)原则二:Doitnow(现在做)原则三:Don’tdoit(不要这样做)原则四:Delegate(委托)工具:两性分析法工具:三性分析法练习:请运用4W2H描述案例中的问题群策群力:判断我们的问题是否是真的问题 第二讲:问题分析——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一、问题原因分析流程1. 检视问题的实质2. 问题偏差详解3. 原因分析流程二、原因分析工具及使用范围1. 找出所有原因2. 确定根本原因三、查找所有原因(方法)1. 比较法2. 头脑风暴四、分析根本原因工具:帕累托法则2. 分析根本原因工具工具一:5why工具二:逻辑树工具三:鱼骨图法工具四:MECE法则案例分析:服务质量下滑原因实践演练:头脑风暴法群策群力:用逻辑树查找关键问题原因第三讲:方案创造——集思广益,方法总比问题多一、产生创意的方法案例:机场大面积延误怎么办工具:强制关联法工具:属性列举法二、产生创意的思维方式1. 打破常规2. 营造创意环境3. 多角度考虑问题4. 把问题转化为机遇5. 相信自己有创意三、营造创意环境四、问题分析与解决钻石模型1. 发散思维2. 收敛思维 第四讲:问题决策——科学分析,做出理性决断一、决策目的1. 能够反映预期效果2. 明确对制定决策的需求3. 表述清楚、准确4. 斟酌各种假设或默认条件二、认识区分1. 区分判断型决策与选择型决策2. 区分确定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3. 区分单指标型决策与多指标型决策三、决策的标准(确定决策标准)1. 必选条件2. 优选条件3. 设置权重4. 评估分数5. 加分条件四、决策的方法1. PCAR法2. 决策矩阵法3. 多项投票法案例分析:如何有效决策 第五讲:方案执行——明晰计划,执行落地一、执行的4R原则1. 结果(Results)2. 责任(Responsibility)3. 检查(Review)4. 奖励(Rewards)二、制定行动计划工具:工作任务分析表工具:甘特图工具:里程碑三、风险评估与管理1. 认识风险2. 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1)风险的识别2)风险的规避3)风险的缓解4)风险的应对工具:预想回顾工具:风险管理表练习:甘特图应用沙盘模拟——群策群力,现场实战1. 实战问题案例阐述2. 问题评估与描述3. 问题分析4. 解决方案创建5. 解决方案决策实操练习:沙盘模拟问题来源:学员贡献或雷同案例 第六讲:复盘,评估优化——把经验转化为能力一、理解复盘1. 认识复盘2. 复盘分类1)修身——个人复盘2)齐家——团队复盘3)治国——项目复盘二、操作复盘1. 回顾评估回顾目标:最初目的;最初目标;阶段目标(里程碑)评估结果:亮点与不足2. 分析原因1)成功的关键因素2)失败的关键因素3. 总结经验1)经验与教训2)规律与心得4. 规划应用1)开始做2)继续做3)停止做工具:复盘画布工作坊纪实:——引导团队解决复杂问题的同时,快速发展个人、团队、组织的核心能力!1. 增加贡献的机会2. 利用员工集体的智慧和各自的经验3. 强化人们的动机,来支持所做出的决策4. 培养问题解决与创新技能5. 产生比个人努力更好的结果6. 对于组织整体效能与成功做出贡献7. 引导能开启一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绩效8. 共享知识和信息,传承公司宝贵经验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