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新产品上市没多久,竞争对手就开始模仿,如何才能赢得竞争?
国产老品牌,如何突破消费者心中刻板印象,重新焕发生机?
如何选择细分市场,开创一个新品类?
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了解顾客?
营销手段五花八门,品牌传播究竟该如何做?
……
同质化竞争加剧,如何让用户选择你而不选择竞争对手?如何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和黏性,提升用户体验?抓住用户、留住用户、提升用户满意度,成为每个企业不得不重视的关键性问题。
该课程将带领学员从营销发展变化、用户需求洞察、用户体验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揭示品牌成为顾客“心中首选”的奥秘。
【课程收益】
- 系统了解用户和营销发展变化
- 帮助企业找准目标用户
- 精准洞察用户需求痛点
- 全方位做好用户管理
- 构建品牌竞争力、筑高品牌价值
【课程特色】
- 内容丰富:注重理论、方法、工具、案例等综合教学,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 深入浅出:将高深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助力学员轻松吸收
- 实操性强:结合实战案例分析与模拟练习,确保学员能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对象】
企业中高管和品牌负责人(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负责人等)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 我们真的了解用户吗?
- 用户视角和企业视角的巨大差异
- 对于“需求”的理解,存在差异
- 对于“好”和“坏”的标准,存在差异
案例:XX企业,十分注重内部管理,但疏于对顾客和竞争对手的研究,产品研发逐步脱离市场需求。
工具方法:3C战略分析
- 用户的消费心理和需求发生巨大变化
- 社会变迁: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消费特征差异
- 需求层次升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群体差异: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差异
- 需求多样性:用户需求五花八门,识别根本需求是关键
- 需求分化:同样或类似的需求,在不同的场景下存在较大差异
- 用户对于产品、品牌的看法和要求也发生巨大变化
- 企业营销观念的历史变迁:
- 最初的营销理念:生产导向
- 第一次演变:产品导向
- 第二次演变:销售导向
- 第三次演变:顾客导向
- 第四次演变:社会营销导向
- 找准目标用户的重要性
- 我们究竟要做怎样的生意
- 精准界定目标用户的重要性
- 目标客群和需求界定是否清晰,差异巨大:
- 细分市场正确与否,决定成败:
- 目标用户如何细分:
案例:XX企业,其产品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目标瞄准注重健康的白领人群。因需求痛点界定和原点人群选择不精准,造成资源分散,市场推广进展缓慢。
工具方法:波士顿矩阵、安索夫矩阵、聚焦战略、二八原则、目标人群界定方法
情景演练:您认为界定目标群体的关键在哪里?原点人群和目标人群之间的关系 是怎样的?
- 企业应回到消费场景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 做产品:要回到真实的使用场景
- 做品牌:要回到客户购买场景
- 做用户:要回到心理场景
- 如何才能真正了解我们的目标用户?
- 我们知道顾客是怎么想的吗?
- 顾客心智五大规律
- 顾客认知三大特征:选择性注意、易相信权威、用常识判断
- 顾客的选择逻辑:以品类来思考,以品牌来表达
- 穿透顾客心智的六大竞争原则
工具方法:顾客心智规律
- 我们知道顾客的购买理由是什么吗?
- 和对手相比,我们的产品真的与众不同吗?
- 企业视角VS顾客视角
- 认知大于事实
- 与众不同,胜过更好:同质竞争时代的品牌制胜之道
案例:XX企业,品牌知名度高,但业绩停滞不前,心智份额和市场份额出现巨大落差。
工具方法:聚焦战略、差异化战略
- 如何做好顾客调研:
- 我们能否通过调研来解决上述问题?
- 认知调研的重要性和方法:从顾客认知中找问题,到顾客认知中找答案。
工具方法:认知调研方法
情景演练:您认为认知调研和常规的顾客访谈有何本质上的区别?对于您的日常工作
有何启发?
- 如何做好用户管理?
- 从关注“产品”到关注“人”
- 从单向传播到“和用户互动相生”
- KANO模型:设计产品功能的优先级
- MVP:让产品快跑起来,快速迭代
- 产品生命周期: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的产品策略
- 峰终定律:产品设计时,要考虑峰值和终值(宜家案例)
- 用户体验地图:全流程梳理用户体验问题,改进产品
- 品牌建设究竟该如何做?
- 差异化定位
案例:XX老牌企业,面临产品设计老气、渠道老化、不注重品牌传播等诸多问题。在重新确定战略方向后,聚焦并放大独特价值,营销手段年轻化,重回主流人群视野,品牌价值倍增。
工具方法:五看三定、波特竞争对手分析模型、SWOT分析
- 独特价值主张
工具方法:品牌价值主张分类、马斯洛需求层次、第四消费时代
情景演练:请指出上述各价值主张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 品牌传播
工具方法:品牌传播模式
情景演练:您认为两种传播模式有什么本质不同?请举例说明。
- 品牌资产积淀
- 更广范围的品牌认知
- 品牌的差异化识别
- 积极的认同感
- 强烈的忠诚度
工具方法:品牌价值体系、品牌资产模型